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召开会议🧑🏼✈️,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
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10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𓀊。
11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这堂课,全国人民都是忠实的听众。
会议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据新华睿思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12:00🖕,会议相关信息的传播仍然保持上涨的趋势,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量超过百万条🌴。
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全国范围的学习热潮也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这堂课,全国人民都是忠实的听众🥌。
从“中国之制”看“中国之治”
在近两万字的《决定》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了222次。此外,“完善”129次、“社会”128次、“坚持”120次🧣、“体系”116次、“健全”100次、“人民”99次👩🔬⚅、“发展”95次、“国家”94次……《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这些高频词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决定》由15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阐述历史性成就和显著优势,提出总体要求🛣;“分论”13个部分,明确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作出工作部署;“第15部分和结束语”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
(内容来源:新华社)
媒体评论认为,制度是破题之钥💜、治理之基🚶♀️➡️。“中国之治”正在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着有力保障🍲🧢。
释放“最强音”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释放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强信号”🈁。
11月5日下午,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各级媒体迅速形成联动之势,短短数小时传播量过万次🫲🏻。
点赞“中国之治”
从整体的传播平台分布来看,微博是网民关注🏫、讨论、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渠道🚸,平台信息量占传播总量的73.04%。留言互动中,“点赞”“威武”“给力”是网民使用频率最高的表情🗃。
网民点赞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之治”的强大魅力,“中国梦🔮、强国梦!”“这是新中国下一个70年的制度奠基🤨。”“释放最强音,振兴中华有精神🧑🏻🦱!”等留言彰显了中国逐梦新征程上凝聚的强大力量和群众基础⚒。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曾经
我们不敢想
“中国梦”是梦
如今
我们坚信
逐梦新征程起航
环顾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迎难而上
创造了世所罕见的
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
风云激荡
以“中国之治”为弓弩
坚定制度自信
向着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前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