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宣传】上汽宁德基地——17个月,崛起一座“汽车城”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演绎“宁德速度”
来源:海峡网
发布日期:2021-03-09
浏览💆♀️:3470次
海峡网12月6日讯 (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12月1日,在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车间,技术工人正在组装汽车🦹🏻♂️。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投产以来👩👦👦,流水线运行已趋完美,如今车间产能已达单车满产状态,每2分钟可出产一台车子。
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一年后,这里已是厂房林立,道路四通八达🧒🏻,一座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全国先进、技术一流、绿色生态的现代化汽车城拔地而起🪲。
自去年4月28日正式动工建设⛱,到今年9月28日竣工投产,短短17个月◀️,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刷新宁德项目建设的新纪录👼🏿,创造了“宁德速度”,彰显了“宁德力度”🫄🏿,传递了“宁德温度”。
崛起一座“汽车城”💂,创造一个奇迹!宁德这片发展热土🦔,展现了其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坚定决心!
有一种感恩 叫奋进
曾几何时,宁德一度被称作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封闭、贫困,经济总量长期处于全省下游🤷🏼♂️。
然而✋🏻,宁德对于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渴求,始终不曾有丝毫减弱——
近年来🧏🏿♀️,秉承“滴水穿石”的精神☠️,我市不等不靠、弱鸟先飞,引进了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金娃娃”项目,不断书写发展新篇章。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投资超200亿元🍙,建设内容包含47个项目(产能项目2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45个)🛄,一期年产能30万辆乘用车🐕🦺𓀉,可带动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项目启动伊始🫄,市委、市政府便旗帜鲜明地指出: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定位高、规模大、链条长、带动力强,是落地宁德的难得的“金娃娃”、是可以“大干一番”的大项目🤕♉️、好项目。
项目落地👩🏼🦰,实属不易,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宁德全市上下始终感恩在心🙇🏽♂️,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更是挂帅出征𓀜👬🏻,全力以赴抓进度、调度,破题解难。
项目建设👨🏽,离不开干部的推动,我市迅速抽调23名干部,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又从市属国有企业中🟠,分三批抽调了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充实到项目一线🍒,为项目建设过程实现精准指挥、精准调度排兵布阵😂。
与以往不同,市指挥部协调调度力量前移🗯,市区两级指挥部合署办公,并与上汽集团项目部联合办公,共同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同时🛎,将以往垂直式组织结构改为矩阵式组织结构👩💼,克服了过去遇到问题需要逐级上报👩🏿💼、多次汇报的缺点。
为了破解项目中遇到的各项难题👨🏼🚀,市指挥部还建立周例会制度,每周一召开项目推进会🙌🏽,每周与上汽项目公司开一次对接会,并赴工地一线调研督促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调度和协调解决问题。
在这一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的带动下,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针对项目审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一挑战,我市还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为项目发展保驾护航——
市委把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列为一线跟踪考察干部的重点项目,通过“考察事”来“考察人”🚧,发挥了正向激励的“风向标”👊🏿。
市政府研究出台《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审批改革试点方案》《上汽宁德基地相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备案改革试点方案》《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规划审批服务指南》《模拟审批试点方案》等文件,简化审批程序、容缺预审👨🏽⚖️,为缩短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转入建设施工阶段赢得宝贵时间……
从完善组织架构🕵🏼♀️,到出台政策措施🧜🏻,再到完善要素保障,“宁德速度”的创造👇🏽,离不开“宁德力度”和“宁德温度”。正是我市参建人员用自己攻坚克难的冲劲和只争朝夕的拼劲,干出了宁德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标高🩸。
有一种机遇 叫作为
回顾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过程,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难!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包含1个主机厂、30家供应商厂房、45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是一个大型综合集群项目,其投资强度之大、涉及项目之多👧🏽🦻🏽,在宁德历史上前所未有。
不仅如此,项目开工至完工515天,雨天311天、占比达60.3%,造成各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许多专业人士评价,“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的挑战有目共睹,然而其带来的机遇更是显而易见。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参建干部迎难而上🧚🏼、自我加压、攻坚克难,用一股“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闯劲👳🏿,破解了一个个“硬骨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篇章!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落地之初,蕉城区扛下了一个硬任务——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完成413座民房⛓️💥、84座公建🔞,共计12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的安征迁任务。而这🧑🏿🦲,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进场建设👢。
去年3月前,得知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即将落地🦸♀️,蕉城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提早谋划🫲🏻,强化保障。项目签约后第一时间成立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和国道(七都段)拓改项目安征迁指挥部,并抽调经验丰富的干部负责相关工作👇🏼。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蕉城区亮出了安征迁工作的“致胜法宝”——成建制包户工作机制。在完成前期信息摸底的基础上,将413座民房分为13个责任片区🧑🏻🦽,由13个乡镇(街道)以抽签形式成建制负责包户安征迁任务。
不仅如此,蕉城区参建干部坚持每天在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协调解决问题,主动靠前服务❔👱🏻,在现场与上汽方、各个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项目交叉施工等事务性问题👩🏻⚕️。
去年3月以来🚵🏿♀️‼️,蕉城现场指挥部在现场协调解决各类一般性问题3800多个🦆🗒,平均每天协调问题6至11个🐏。
“以前从来不看天气预报👩🏿⚕️👨👨👧👦,如今🎍,每时每刻都要关注,生怕错过片刻施工的‘晴天’。”蕉城区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参建干部几乎无缝对接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测量单位,力争一环紧扣一环。
参建干部与时间赛跑🚪、与天气赛跑、与进度赛跑,用自己的“加速”,换来了项目建设的“提速”。不仅如此,我市还积极开展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百日攻坚战”“春节不停工”和“大干50天决战决胜保竣工”活动🧈😶🌫️,确保项目顺利竣工投产。
“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干好每一天”……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雨天多的挑战♒️,参建干部秉持“四干”精神,交上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有一种担当 叫创新
使“猛劲”🤵🏻♀️,更要使“巧劲”,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折射出宁德干部的智慧和担当。
项目落地以来,参建干部创新思维,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办法,化不可能为可能。各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为项目建设争得许多先机🕵️♀️,这也正是我市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
针对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特点🛍️,制定审批改革试点方案、简化招标程序等文件,采取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分开办理施工许可等模式,极大压缩前期工作时间;
创新采用双院制设计咨询机制,对重大项目开展设计审查,极大地节省工程造价👐🏿,仅七都溪特大桥就节省投资1.8亿元,缩短工期8个月……
自接到任务以来💚,市住建局就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通过一系列举措,破解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的“硬骨头”问题,推进项目提速。
为推动宁古高速公路六都互通全面进展✊🏽,市交通局在上级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多次向上级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牵头与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安全、法律法规等论证分析🎅🏻。
经过多番沟通协调,该项目最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单独立项、土地报批和施工图审查工作,并经省发改委许可同意由原沈海复线公开招标的施工单位继续承接施工任务,大大缩短了该项目前期准备时间,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不同导致施工干扰的情况,于2019年9月27日顺利通车试运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回首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的点点滴滴,除了为建设强度和建设速度所震惊👩🏼🔧,更是为我市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感动。
17个月建成一座“汽车城”,书写闽东摆脱贫困、落实赶超的奋斗诗篇;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映射出的是闽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滴水穿石”精神📻!
激扬新时代,壮阔三都潮。随着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宁德“四梁八柱”格局逐步成型。
以此为新起点、新动力🤵🏼♂️,宁德全体干部必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谱写新时代宁德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