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局之“危”,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蔓延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已从中国扩大至全球产业链的集体低迷。
与2003年“非典”时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期不同,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挑战。
尤其是众多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在这种意外冲击下🪙,“能坚持多久”不仅事关中国经济增速,更关乎“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
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速-6.8%,这是197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面对此次新冠疫情的冲击,职场世界自然“无法幸免”。再加上其他变化因素的多重叠加🤱😞,包括像技术升级🤸🏼♀️、产业革命等🧏🏿♀️,都让当下的职场生态变得日趋复杂艰难。
每一次重大变故都是社会系统的自我升级🚥,弱者一定会被淘汰,强者会变得更强🧔🏻。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加速淘汰的过程,也是一次加速创新的过程🧑🏽🎓。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不仅在生物进化中适用𓀊,也同样适用于所有行业📏。
现在我们不但要面对疫情,还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彻骨”的现实,那就是当今世界正处于而且必将长期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波动性过程之中🏬。
在未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生涯辅导的教师,我想借此机会和即将踏入职场的毕业生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面对变化和危机📓,我们该如何升级自己的职场“免疫力”🔠👳🏽♂️?
20年前👨🏿🦲,我初入职场🐦,当时的我们被教导要“干一行,爱一行”,因为那时候整个职场世界的变化不大,非常稳定。
而到了今天,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家面对的是各种“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成熟以及大规模应用浪潮的到来,大多数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将被取代,甚至还有一些我们原本认为的“中高端工作”🤧。
与此同时,当下也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正在从“公司+雇员”向“平台+创客”结构进行快速而深刻的过渡演进。
这个时代👲🏿,你需要时刻思考的三个问题
想要更加高质量地“存活于这个时代”,除了看清变化,了解趋势,当然更要回答好以下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特长🏄♂️?我能提供什么价值?
回答“我是谁”:就是要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性格特质进行深度自我分析🏌🏼♀️,客观评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才有可能从实际出发,清楚“我能干什么”🧑🏽⚖️,并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机会。
回答“我有什么特长”😄🦎,就是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企业HR经常问应聘者的一个问题。而想要拥有一个特长,就必须要专注于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日积月累后📽,就会看到效果,这正是专注的魅力!
回答“我能提供什么价值”,就是指一种平等的价值交换🙆🏼🐏。比如在线教育结合直播形式,以及日趋成熟与精准的自媒体渠道,让许多“能人异士”在为大众群体提供知识价值的同时🔞,也彰显了自身的价值。
比如“网红教授”薛兆丰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开设《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专栏,短短半年时间其订阅人数便达到17万,收费超过3000万。他的“成功”被定义为知识付费的里程碑事件,也正应了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那句名言🕹,“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巴菲特说🤾♂️:“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对职场人的大浪淘沙👨🏼,当生活重新步入正轨👩🏻🏫,职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因为有的人已经准备好🏊🏼♂️,随时迎接新机会与新挑战☀️。
面对未来,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能力1🎭🙉:笔耕不辍静待“生花”
罗振宇之前说过,“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两个能力——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写作只是文案、编辑们才需要掌握的技能,这根本就是大错特错!君不见🤍🕗,写邮件、写计划、写报告🧚🏻♂️、写方案、写总结⏩、写申请、写PPT、写简历……工作中需要高效精准沟通的任何场景🍭,都用得着“写作”这个技能。
一个人专业能力再强,但写作能力不行👧🏽🙅🏻♀️,就很难清晰传递价值和观点⛸,高效推进工作💌。写作的过程需要综合调动人的整理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与策略能力,而每一次写作,也都是一种持续强化。当然,写作还能帮你链接更多人脉和资源,并且天然“适配”互联网,让价值传播没有边界。
能力2🎿:终身“充电”没有边界
未来十年💇🏽,大多数职业定义与需求毫无疑问会快速更迭。每过3-5年➙,都必须进行一次系统的重新学习来适应新的趋势🪑。
那怎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传统的听说读写“四大件”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必备“元技能”🛍。
听别人讲课🦸🏻♂️、表达观点☝️、读书充电✝️、记录思考……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不断学习打磨在所擅长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正是必经之道🚠🤙🏿。
学习是为了提升认知,提升认知是为了解决问题🧑🏻🦼➡️。反过来说,如果一开始就为学习设定一个具体的、可以输出的目标,那么学习效率会高很多。
比如,作为从事高校创新创业和职业发展教学的老师,那么我就会持续关注创新🧏、生涯📠、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每次学习之后,及时将心得与困惑分享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这样的输出目标,不但会牵引你的学习过程🐏,也更容易从中获得快乐🧑🏼🎄。
能力3🔫⚄:沟通表达“锚定”价值
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显露无疑📳。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让你崭露头角的机会可能就是各种会议的发言🙎🏽♂️,让自己的见解、判断力、逻辑能力得以展现;
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面对投资人的时候,能不能讲清楚创业项目的内容,并让投资人清晰地明白你的项目价值,可能直接决定了企业初期的“生死存亡”🦪;对于普通人而言,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提升个人品牌的必要前提!
如何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第一是学习,比如通过机构培训或者对各种演讲视频与书籍的“体悟练习”,基于实战来进行能力的不断提升🧝🏿♀️;
第二是模仿,找到一个可以成为自己榜样的人,从他的演讲中汲取灵感,并且“刻意”模仿或复制他的演说,这样可以让进步的速度更快一些;
第三是善于提炼总结🚽,并且要乐于分享,把心得和快乐经常分享给身边的人🫷,这样也可以达到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目的;
最后一点,就是要主动参与◻️。不要放过任何讨论和发言的机会,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你的社交世界也将繁花似锦👩🏼💻🪰。
也只有此,你会收获一个强大的职场“免疫系统”。以不变应万变🐃,春暖花开!
文/巢昕 本文发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杏福
原文刊登于《笙芽》杂志第7期(2020年4月)
“终身充电”是提升“职场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准确找出高价值的学习内容👯♀️,才是保证充电效果📨,快速提升“职场免疫力”的关键🖨。
这里墙裂推荐一本名为《笙芽》的杂志🪱。
《笙芽》专注以严肃、科学的学术视角打磨行业前沿内容;同时汇集国内外生涯理论实践案例与技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方式整编最实用的生涯行业资讯🤚🏻,助力用户完成生涯认知“拓荒”。
《笙芽》杂志第7期(2020年4月刊)现已如约上线,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免费订阅最新一期。
充电成长,强化免疫,《笙芽》等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