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写红军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文化传媒系先锋职教志愿服务第三天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9-08-29
浏览🪰👩🏼⚖️:2444次
“号角崔征,铁流滚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帮助整理和叙写红军革命故事🤵🏼,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8月28日上午,在文化传媒系主任黄重老师、党支部书记黄志秀老师的带领下,先锋职教志愿服务队一行来到95岁的老红军郑招财老人家中🛴💄,聆听红军故事🫴🧑🏽🦰,接受精神洗礼🚴🏿♂️。


“特怪小鬼”
郑招财,1924年生人👴🏿,11岁加入屏南县大队游击队。1936年💶🔔,刚满12岁的他投身革命,随军出征。老人回忆🙏🏻✧,当时的游击队总共有1300多人⏩,少年招财五兄弟一同参加革命☛,姐夫是排长,大哥是队长,家中人见年少的他有着不同于一般小孩的胆量,便让他加入革命队伍。不久,宁德桃花溪整编,游击队被纳入叶飞领导的抗日第七团。在军中,小个子的他总是大胆站出来教大家唱红歌⛓。一次🌪🐃,少年招财又站在窗口鼓动大家唱歌🙏🏻,叶飞走过🙍,称他人小胆大,亲切地叫他“特怪小鬼”。

少年出征 不畏强敌
13岁时⛹️♂️,少年招财仍还是队伍中最小的“红军”,但已经练就了超人的革命胆量,这一年🏖,他英勇斩杀敌军外保长⛔️。他一生的革命生涯都在地方武装部队作斗争,曾经在一场战役中,他于屏南县谭口乡作战,被敌军困于一座教堂内,被迫断粮30天才获救。说到这里,老人感慨道🏊♀️:能够活下来👁👷♂️,是“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使他坚持🧑🚒。
心有党国 一生赤诚
今年95岁的郑招财老人,身子骨依然硬朗,精神矍铄。当年游击队伍中的1300多士兵如今只剩老人一人健在🕴。在他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的英勇却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叶飞任省委第一书记时两人仍有书信来往,胡锦涛任主席期间授予老人金牌勋章。 
中午🙎🏽♀️,黄重老师🧎🏻♂️➡️、黄志秀老师在村委楼与村支部书记郑招朝进行会谈,就后续发展旅游民俗🧑🏻🦼➡️👨🏽🌾、建立教育实训基地进行深入探讨🚖。我系具有专业优势🚣♂️,能够在章岭村实现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帮助村庄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此外,章岭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紧邻热门景区的独特优势🏌🏿♀️,可为我系学生进行校外实训实践提供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祥和的今天,我们未来的路仍然是新的充满曲折的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红色精神是我们的“加油站”,振兴乡村🧑🏿⚕️、振兴中华的使命是我们的步履不停的动力。从今天起🧔🏻🧘🏼♂️,不等号角吹响,只争朝夕!
文化传媒系团委